科技日报:“山河号”创造17米级盾构施工世界纪录

 
工程人员在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“山河号”盾构机内进行管片拼装。

科技日报讯 记者8月26日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水下隧道工程技术分会获悉,随着开挖直径17.5米的“山河号”盾构机刀盘破洞而出,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盾构段日前顺利贯通。该工程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投资建设,中铁十四局承建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认为,作为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,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的建成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
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全长约5.75公里,其中盾构段长约3.3公里,其先后下穿黄河大堤、黄河等敏感地区,最深覆土厚度达49.2米,最大水土压力6.3巴,相当于一个人手掌大小的面积上承受两个成年男子的重量,掘进过程中沉降控制要求高,施工难度大。

中铁十四局项目盾构经理薛永超介绍,该隧道盾构机施工面临诸多挑战,其长距离穿越粉质黏土、胶结砂层等叠合地层,如同穿越“黏糕”,刀盘极易结“泥饼”。同时,区间段2000米范围内,不规则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钙质结核,极易造成刀具磨损和卡泵现象。

为该工程量身定制的“山河号”盾构机,创新应用大开口率带压复合型刀盘,装配自主研发的金刚石刀具、碎石机、双管路液压采石装置,搭载智能化装备系统,打造盾构掘进的“智慧大脑”,实现全流程感知、预警与智能决策。在黄河之下,工程首次实现了全程3.3公里连续盾构掘进不换刀,破解了不良地质带来的施工难题。

由于盾构机开挖面积达240平方米,每掘进1环就会产生1200立方米泥浆。如何处理巨量泥浆?中铁十四局项目现场负责人周祥说,公司首创“絮凝+提浓+压滤”系统组合工艺,使每日泥浆处理效率提高50%,将滤饼含水率降低至30%以下,实现泥浆高效处理以及尾水的循环利用和零外排。

此外,针对特大断面管片上浮技术难题,团队应用第四代同步双液注浆技术,短短30分钟就能初步凝固并形成早期强度,为隧道穿上一件坚固的“金钟罩”。

据了解,团队先后攻克开挖面稳定控制、穿越悬河大堤沉降控制等28项技术难题,实现最高日进尺18米、月进尺426米,创造了17米级盾构施工的世界纪录。

1 点赞

图片转载于网络(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
免责声明|内容转载于其他平台 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立场

长期征集各类线索| 邮箱:wytglx@163.com

相关文章

8月下旬重要生产资料产品价格17种涨28种降5种持平

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(记者杨曦)据国家统计局消息,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,2025年8月下旬与8月中旬相比,17种产品价格上涨,28种下降,5种…

阅读全文

共享数字发展红利

数据来源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网 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,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,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。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、技术等方面…

阅读全文

远光智能问数入选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先进典型案例

8月21日,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的2025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。大会公布了“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先进典型案例”名单,远光软件“基于AI 大模型的智能问数…

阅读全文

数字技术让千年民俗焕新颜—— 木版年画“贴”上手机当屏保

“打开手机,就能看见朱仙镇杨年画里的胖娃娃抱着鲤鱼朝我笑,既喜庆又特别!”2025年8月29日,在郑州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出版博览会上,市民李女士的手机屏保画面引来大家的啧啧称奇…

阅读全文

ADAS+新能源车险前沿观察:助力保司把握新兴风险趋势

ADAS与新能源发展趋势 近年来,新能源车型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,成为保险公司、消费者和车企的共同关注点。相较于传统燃油车,新能源车型层出不穷,其智能化迭代速度和规模增长速度更快,随…

阅读全文

票付通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名单

2025年8月28日,在贵阳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,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首批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工作名单,票付通申报的“旅游景区及游客高质量数据集”成功入选。 …

阅读全文

发表回复